智能制造学院

发布者:人事处发布时间:2022-08-22浏览次数:120

姓名:曹枫

博士/教授

单位:智能制造学院

办公地址: 25-411

研究方向:无机功能材料

办公电话:2321224

电子邮箱:caofeng@zjhu.edu.cn

个人简介:

曹枫,男,1971年生,博士,教授。20003月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4年于安徽工业大学破格晋升为教授。20028月至200512月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并获得德国DAAD博士后基金。2005年获选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五”拔尖人才。2006年来湖工作后长期担任材料学科及材料化学专业负责人,校“双十”重点社会服务新材料团队负责人等,2009年本人创建了湖州市新材料行业技术中心,获得湖州市政府专项资助伍佰万元。

现为湖州学院材料化学浙江省一流专业负责人,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积极服务于湖州市各类材料企业,近年来先后承担了企业的委托科研项目五十余项,到校经费累计达1千多万元,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近十项纵向课题研究,合作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德国应用化学等TOP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5件。

教学与课程:

1.《耐火材料工艺学》

2.《陶瓷材料工艺学》

3.《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课程设计》

育人成果:

指导学生省级新苗计划3项,指导学生发表SCI论文1,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获二等奖5项,省挑战杯3等奖1项,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科研项目、成果:

(一)专著

英文著作 Development and Fundamental Research of Gunning Refractory for Blast Furnace,德国Shaker Verlag Publisher2003

(二)论文

1、《Red to Near-Infrared Mechanochromism from Metal-free Polycrystals: Noncovalent Conformational Locks Facilitating Wide-Range Redshift》,《Angew. Chem. Int.Ed.2021,60,8510–8514

2、《Implanting Ni into N-doped puffed carbon: A new advanced electro catalyst for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20,31,2230–2234

3、《Synthesis of V2O5/C core/shell arrays on graphene foam fo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2018,99, 479–484

4、《Construction of ultrathin N-doped carbon shell on LiFePO4spheres asenhanced cathod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2017,96, 325–329

5、《Synthesis of pyrite/carbon shells on cobalt nanowires forming core/branch arrays as high-performance cath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1630335-40

社会服务:

1、目前担任全国颗粒表征与筛分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溶胶凝胶分会理事、浙江省化工学会理事、浙江省材料研究学会理事、湖州市表面工程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等社会兼职。

2、曾长期担任国家留学基金委、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湖南省科技厅、海南省科技厅、河北省科技厅、山东省科技厅等科技项目或科技奖评审专家、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专家、教育部学术论文评审专家等。



姓名:徐慧

博士/教授

单位:智能制造学院

办公地址:湖州学院一号楼5A13

研究方向: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在生命健康及能源转换中的应用

办公电话:18857243498

电子邮箱:xuhui@zjhzu.edu.cn

个人简介:

徐慧,女,1976年生,博士,教授。2005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无机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57月进入鲁东大学工作,20209月进入湖州学院工作, 20104月、20129月和20151月,分别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法国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罗马二大从事访问学者研究。

现为工程技术系系主任,入选烟台市青年科技奖。主要从事纳米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等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完成企业技术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检索5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

教学与课程:

《仪器分析》《分析化学》《材料综合与设计性实验》《物理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

育人成果:

1、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2014年,2018年)

2、指导的大学生获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国家铜奖1项,山东省金奖1项;

3、指导的大学生获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山东省特等奖1项;

4、指导的大学生获2016年“创青春”海尔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1项。

5、指导的学生获“建行杯”第二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

6、指导的学生获“建行杯”第四届山东省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  

7、指导的学生获2018年“创新春”·海尔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1项;“第四届齐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1项。           

8、指导的学生获2018年第五届山东省大学生高分子实用技术大赛三等奖

9、指导的学生获建行杯”第五届山东省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210、指导的本科生先后发表科研论文6篇,参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1人获山东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科研项目、成果:

(一)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基金项目1项,省基金4项。

首位获市厅级科技奖励2项,参与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

(二)论文

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Analytical Chemistry》、《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Chemical Communications》、《Ceramics International》等权威期刊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其中SCI检索50余篇,并为《ACS Symposium Series》撰写一章。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

社会服务:

中国化学会会员


姓名:钱旭坤

博士/副教授

单位:智能制造学院

办公地址:湖州学院理工楼1-5A03

研究方向:新能源电池电极材料、二氧化碳捕捉材料、耐磨材料、散热材料、耐高温导电陶瓷等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qianxukun@126.com

个人简介:

钱旭坤,男,1979年生,博士,副教授。20106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18月至20138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11月进入湖州学院工作。

现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负责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计划第三层次。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论等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省部级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部分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上,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教学与课程:

1.《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2.《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

3.《材料科学基础》

4.《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育人成果:

  1. 20182019年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科研项目、成果:

(一)专著

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Mn+1AXn Phases》,Woodhead Publishing Limited出版社2012年出版,参编。

(二)论文

1.Dual-carbon coupled Co5.47N composites for capacitive lithium-ion storage》,《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21年第587卷,第192-201

2.Surface hydrophobic treatment of water-sensitive DUT-4 metal-organic framework to enhance water stability for hydrogen storage》,《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2019年第7卷第12期,第16007-16012

3.Imparting surface hydrophobicity to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using a facile solution-immersion process to enhance water stability for CO2 capture》,《Nanoscale, 2017年第9卷第5期,第2003-2008

社会服务:

担任浙江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浙江方泰铝业有限公司技术顾问


姓名:许宇翔

博士/副教授

单位:智能制造学院

办公地址:湖州学院1号楼509

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新型变换器控制技术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xuyuxiang@zjhzu.edu.cn

个人简介:

许宇翔,男,1981年生,博士,副教授。202011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机与电器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219月至20226月,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从事访问学者研究。

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技术、新型变换器控制理论等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SCIEI检索7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教学与课程:

1.《学科导论》

2.《测试技术》

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4.《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5.《电子电路CAD

育人成果:

  1.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2018-2019学年优秀班主任

科研项目、成果:

(一)论文

1. Source side low frequency harmonic suppression method for matrix convert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s2021年第6期,第1058—1074

2. Improvement of the input performance of a three-phase- single-phase matrix converter based on space vector modul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rcui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2020年第4期,第603—618

3.Unbalance Control Strategy of Boost Type Three-Phase to Single-Phase Matrix Converters Based on Lyapunov Function》,《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2019年第1期,第89—98

4.《四端输出三相-两相矩阵变换器间接控制策略》,《控制与决策》2019年第10期,第2048—2060

5.《抑制输入电流低频谐波的3-1MC闭环控制策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第517—525

6.《基于输出侧电流加权合成反馈的三相-两相矩阵变换器控制策略》,《电力自动化设备》2018年第1期,第59—65

7.《不平衡输入三相-单相矩阵变换器电流解耦控制策略》,《工程科学学报》2017年第6期,第945—952

8.《多模块矩阵变换器改进型线电压合成闭环控制策略研究》,《电测与仪表》2020年第8期,第122—127

社会服务:

南浔区科技特派员


姓名:李晓光

博士/讲师

单位:智能制造学院

办公地址:湖州学院1-5a11

研究方向:康复机器人 非线性控制 智能人机交互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lixiaoguang@zjhzu.edu.cn

个人简介:

李晓光,女,1979年生,博士,讲师。20200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现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专业教师,湖州市E类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康复机器人、智能人机交互、非线性控制理论于实验等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省教育厅项目一项,校级教改项目一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检索7余篇。

教学与课程:

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2.PLC与电气控制》

3.MATLAB与系统仿真》

科研项目、成果:

1. Xiaoguang Li, Bi Zhang, Xingang Zhao, et al., Disturbance Compensation based Output Feedback Adaptive Control for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 Syste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obotic System, 2021SCI

2. 李晓光, 张弼, 赵新刚等. 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的自适应滑模反步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20,37(1):137-146. (EI)

3.李晓光, 张弼, 张道辉, . 形状记忆合金手指系统的输出力自适应控制.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21, 38(1):33-43(EI)

4.Xiaoguang Li, Daohui Zhang, Bi Zhang, et al.,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a SMA Actuator Based on Unscented Kalman Filter[C]//201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Biomimetics (ROBIO), IEEE, 2018: 1431-1436. (EI)

5.Xiaoguang Li, Daohui Zhang, Xingang Zhao, et al.,Modeling and control of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 using feedback linearization[C]//2017 36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CCC). IEEE, 2017: 1222-1227.(EI)

6. Huibin Du, Yiwen Zhao, Xiaoguang Li, et al., A closed-loop framework for inverse kinematics of the 7-DOF manipulator[C]//2016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ICCSSE). IEEE, 2016: 237-241.(EI)

7. Bi Zhang, Xingang Zhao, Xiaoguang Li, et al., Robust indirect adaptive control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system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s[J]. IEEE Access, 2018, 6: 35809-35823.(SCI)


姓名:朱晓辉

博士/副教授

单位:智能制造学院

办公地址:湖州学院1号楼1-5A05

研究方向:声学超材料

办公电话:18345160317

电子邮箱:

zhuxiaohui@zjhzu.edu.cn

个人简介:

朱晓辉,女,1992生,博士,副教授。202111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189月至201912月,在美国杜克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202112月入职湖州学院,现为湖州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负责人。

长期从事声学超材料相关研究,在超材料声波调控机理、复杂声学系统理论计算方法、新型声学功能开发设计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以第一作者/共同一作在Science AdvancesScience子刊)、Physical Review B(物理领域顶级期刊)等期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8篇(一区5篇)。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计划技术领域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海军预研领域基金等多项纵向课题。联培期间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兴前沿创新研究项目。

教学与课程:

《理论力学》《电工电子学》

科研项目、成果:

1. Zhu X, Li J, Shen C, Zhang G, S A Cummer, Li L. Tunable Unidirectional Compact Acoustic Amplifier via Space-time Modulated Membranes[J]. Physical Review B, 2020, 102(2): 024309.

2.Zhu X*, Li J*, Shen C, Peng X, Song A, Li L, S A Cummer. Non-reciprocal Acoustic Transmission via Space-time Modulated Membranes[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20, 116(3): 034101.

3. Zhu X, Qiao J, Shao G, Zhang G, Li L. A Tunable Acoustic Metamaterial based on Piezo Buzzers and Passive Circuits[J]. Applied Physics Express, 2019, 12: 127002.

4. Zhu X, Qiao J, Zhang G, Zhou Q, Wu Y, Li L. Tunable Acoustic Metamaterial based on Piezoelectric Ceramic Transducer[C]. Proceedings of SPIE 10164, Active and Passive Smart Structures and Integrated Systems 2017, 1016411.

5. Zhu X, Li L, Zhang G. Unidirectional Acoustic Parametric Amplification in Space-Time Modulated Membrane System[C]. Proceedings of the ASME 2020, International Desig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nferences & Computers and Information in Engineering Conference IDETC-CIE 2020.

6. 朱晓辉, 李隆球, 张广玉, 周强, 吴英丹, 乔菁. 基于层状周期性结构的声波调控技术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053(6): 10-15.

7. Li J*, Zhu X*, Shen C, Peng X, S A Cummer. Transfer Matrix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Space-time Modulated Media and Systems[J]. Physical Review B, 2019, 100(14): 144311.(共同一作)

8. Fu Y*, Shen C*, Zhu X*, Li J, Liu Y, S A Cummer, Xu Y. Sound Vortex Diffraction via Topological Charge in Phase Gradient Metagratings[J]. Science Advances, 2020, 6(40), eaba9876.(共同一作)

社会服务:

  1. 声学学会会员

  2. 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姓名:郑慧萌


博士/讲师


单位:智能制造学院


办公地址:湖州学院1-5A11

研究方向: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

zhenghuimeng@zjhzu.edu.cn

个人简介:

郑慧萌,女,1980年生,博士。200606月毕业于吉林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硕士学位;201812月毕业于南昌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目前主要从事机械设计风险分析、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理论等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国家、省级项目四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EI检索十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五项。

教学与课程:

  1. 《机械原理》

  2.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3. 《机械设计》

  4.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5. 《机床概论》

  6. 《科技写作与文献检索》

育人成果:

2014-2015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我最喜爱的老师”

2017-2018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优秀班主任

第二届“富尔顿杯”湖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第九届湖州师范学院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一等奖

科研项目、成果:

参与项目:

1.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微小钻头状态识别

2.基于组件的机械产品设计缺陷传播及评估

3.基于设计活动的设计缺陷传播风险分析

4.硬件产品设计缺陷的形成机理及其数学描述

5.基于售后故障数据的空调可靠性增长模型及其保修期的优化设计研究

6.小批量定制生产的潜在工艺设计失效模式的机器识别与风险评估

7.新高教PFMEA技术研究

科研成果:

1.Zheng, Huimeng; Chen, Jianqing. On-line Fuzzy Monitoring of Micro-hole Drilling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2(184):1588-1591. (EI:20124615666000)

2. Zheng, Huimeng .Study on the Fuzzy Control System of Micro-hole Drilling[J].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al Materials, 2012(580)126-129.  (EI:20124815717679)

3.Zheng H, Liu W, Xiao C, et al. Assessment of Hardware Product Design Defects by Fuzzy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M]//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4:25-33. EI20151700772287

4.郑慧萌, 刘卫东, 肖承地,. 基于风险理论的产品设计缺陷形成机理研究[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14(12):22-26.

5.郑慧萌, 刘卫东, 肖承地,. 基于设计活动分析的机械产品设计缺陷形成及评估建模[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5, 21(1):31-39.(EI20151200650607)

6.郑慧萌, 刘卫东, 肖承地,.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硬件产品设计缺陷评估, 2015.6.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5.

7.郑慧萌, 刘卫东. 基于马尔科夫的串联设计活动产品设计缺陷评估[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16(9).

8.Huimeng Zheng, Weidong Liu, Chengdi Xiao.Analysis of defect propagation in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based on key activity nodes[J]. Quality Engineering,2017.(EI:2173704137589)

9. Huimeng Zheng, Weidong Liu, Chengdi Xiao.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model for design  defects for design defect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concurrent design proces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18.(SCI:000443884800014)

10. Huimeng Zheng, Weidong Liu, Chengdi Xiao. An activity-based defect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product development[J].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18. (SCI000430785500018)

社会服务:

湖州机械工程学会会员




姓名:孟嘉锋

博士/讲师

单位:智能制造学院

办公地址:湖州学院1号楼5A03

研究方向:聚合物合成;锂电池材料和体系开发

办公电话:15088681210

电子邮箱:mengjiafeng@zjhzu.edu.cn

个人简介:

孟嘉锋,男,1989年生,博士,讲师。20179月毕业于浙江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201710-20183月 任职于公牛集团,从事高性能塑胶材料开发;20183月至202110月,任职于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从事锂电池材料和体系研发。202111月,加入湖州学院理工学院。

现为材料化学专业专任教师。主要从事金属有机催化,聚合物合成、锂电池材料及体系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SCIEI检索3篇,获授权国家专利3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教学与课程:

1.《有机化学》

2.《无机及分析化学》

3.《高分子化学》

4.《电化学基础概述》

5.《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导论》

科研项目、成果: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基于内酯中间体的二氧化碳基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功能化研究(项目号 21674089

论文

1.High transparent alternate copolymer of norbornene with isoprene catalyzed by bis(phenoxy–imine) titanium complex》,《RSC Advances2016年第6期,第19351-19356

2.Vinyl-type homo- and copolymerization of norbornene catalyzed by bis(phenoxyimine) titanium complex》,《Polymer International2017年第66期,第1617-1623

3.苯氧基亚胺钛催化降冰片烯与1-辛烯共聚合》,《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8年第8期,第1853-1858




姓名:周颖

博士

单位:智能制造学院

办公地址:湖州学院1-5A09

研究方向:纳米复合材料、环保功能材料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zhouying@zjhzu.edu.cn

个人简介:

周颖,女,1973年生,博士,讲师。20084月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化工研究所环境工程(膜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博士学位;2008-2016年进入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全球研发中心。20167月至20186月在Houston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进入湖州学院工作。

现为材料化学专业讲师,主要从事多功能纳米复合膜/涂层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调控、环保功能材料等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有企业技术研发项目2项,曾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检索5篇。

教学与课程:

《无机化学》《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专业英语(无机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

育人成果:

  1. 2020年度指导学生获校级挑战杯竞赛奖

  2. 2021年度 指导学生获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32022年度 所带班级获“文明班级”称号

科研项目、成果:

1.Graphene Oxide-hybridized Waterborne Epoxy Coating for SimultaneousAnticorrosive and Antibiofilm Functions,Frontier in Material》(2022.6录用)  

2.Fabrication of h-MoO3 Nanorods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MoO3/WEP Composite Coatings Research, Journal of Composites Science2021年第8期,第207

3.Effect of the double bond content of sizing agent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 fibre reinforced vinyl ester composites,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2年第8,109145

社会服务:

首固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技术顾问 (合同待签)


姓名:俞颖

博士

单位:智能制造学院

办公地址:湖州学院1号楼5-A11

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改性、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界面改性、增强增韧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yuying@zjhzu.edu.cn

个人简介:

俞颖,女,1987年生,博士,讲师。20137月毕业于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尖端纤维科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材料化学专业专任教师。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改性、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界面性能调控、增强增韧等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在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Composite MaterialsInternational Polymer Processing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SCIEI论文8篇,日本国发明专利1件,横向研究课题1项。

教学与课程:

1.《高分子材料学》

2.《高分子材料实验》

3.《高分子化学》

4.《有机化学》

5.《分析化学》

育人成果: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三等奖指导老师

科研项目、成果:

(一)专利

1.《強化繊維用接着性向上剤、強化繊維、繊維強化複合剤》, 2017-4-20, 日本


(二)论文

1.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Injection Molded Wood Powder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2013年第22卷,第425—435

2. Effect of Pre-molding Process and Additive of Injection Molded Wood/PP Composites》,《International Polymer Processing2014年第29卷,第440—446

3. Effect of moisture content of jute fabric and hybridization structure on the impact properties of jute and jute/glass hybrid composites》,《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Composite Materials2016年第23卷,第367—374



姓名:陈婷婷

硕士/高级工程师

单位:智能制造学院

办公地址:湖州学院1号楼1-5A08

研究方向:流体力学、船用螺旋桨设计研发、船舶性能预估等

办公电话:18015626812

电子邮箱:

chenting84812@zjhzu.edu.cn

个人简介:

陈婷婷,女,1984年生,硕士,高级工程师。20096月毕业于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据和力学研究所流体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苏州船用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螺旋桨设计开发、船舶性能预估等工作,入选苏州工业园区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现为机械专业专任教师,理工学院教学督导。

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资助课题、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湖州市科技特派员项目、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等课题,作为水动力方向负责人,主持2016年江苏省级军民融合发展引导资金项目1项,苏州市科技局企业研发项目2项,为某舰船、某型保障船、海监船、科考船等设计或修型配套螺旋桨近百套。发表论文4篇,其中SCIEI论文2篇,授权专利1项,技术报告10余篇等,主持2020年浙江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1项。

教学与课程:

1.《理论力学》

2.《材料力学》

3.《工程流体力学》

4.《机械制造工艺学》等

育人成果:

2019-2020年度优秀班主任

科研项目、成果:

(一)论文

1.Surface and interfacial gravity waves induced by an impulsive disturbance in a two-layer inviscid fluid,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Vol.21 ,No1, pp26-33, Shanghai Publishing House for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 Elsevier, Feb. 2009

2. 《两层流体系统中点源和环源生成的表面和界面波动》,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2009.8.17-20,第211-218

3. 《图谱设计在某近海船舵桨用导管螺旋桨的应用》,《江苏船舶》,2013年第4期,第5-7

4. 《可调螺距侧向推进器推力测量方法》,《船舶》,2017年第5期,第61-64

(二)专利

船舶侧向推进器推力测量试验模型,ZL 2015 2 0872542.8

社会服务:

兼职苏州苏净船用机械有限公司、万力达船用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的顾问